|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档案文章选载 >> 档案职业发展之理性回归

档案职业发展之理性回归
【发表时间:2006/7/30 20:49:36】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 贺 军

  [摘  要]本文通过档案职业特点的客观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档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建议理性地回归到正确的档案职业观上来,为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

  [关 键 词]档案职业 理性回归 档案职业观 可持续发展

  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蜂拥而至。各职业在信息化大潮中,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职业人员在此大背景下,应居安思危,在管理方式上力求变革,以适应档案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档案职业的特点,分析我国目前档案职业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档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误区。建议理性地回归到正确的档案职业观上来,为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一、档案职业特点分析
  就档案职业本身而言,笔者认为其有如下特点:
  1.档案职业客体决定档案职业既崇高又边缘化
  档案职业人员通过对珍贵的原生信息载体进行妥善保管和有效整理,实现社会信息活动跨时期的纵向传递,延续人类的文明;对原始信息有步骤地开放,给人们提供真实的原生文献信息,实现其凭证价值;对庞杂的原始信息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形成系统的、丰富的档案文献集萃,实现其文化价值。档案职业对于社会的根本意义,在于“为子孙后代保存社会史实,为人类文明留存社会记忆”。这一使命是凝重的,它意味着档案工作者不仅要对今天负责,更要对明天,对后代,对未来负责。从这一点来看,档案职业是非常光荣、崇高的职业。
  档案内容的“时滞性”决定档案职业的边缘化地位。从档案内容上讲,档案是一种“处理完毕的文件”。从档案的管理方式来讲,因为保存在档案馆的档案满30年才能有选择地对外开放,几十年的时间滞后,严重制约了人们对档案信息内容的获取。档案职业既没有全面影响社会的内容又缺少了取得社会广泛关注的渠道,档案职业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边缘状态。
  2.档案职业主体层次多样化,且高中低层次呈正态分布
  档案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根据档案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的特点,遵照“人尽其才”的原则,需要多种层次的专业人才满足档案职业发展的需要。既需要少部分高端的档案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参与档案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档案保护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档案的编辑研究等科研工作;也需要很大部分大学层次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参与档案的整理、鉴定、统计等档案职业活动;还需要少部分中等专业或职高人员参与档案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等技术性强度不大、专业技能不高的档案职业活动,其高中低层次专业人才应该呈正态分布是比较科学的人员结构布局。因为档案职业活动是一种通过人力、财力、物力、能源消耗来完成档案的各种管理活动,是一种消耗型职业,该职业的特点决定档案职业不可能有庞大的档案职业群体。惟有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多层次专业人才达到最佳配合,提高整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档案职业的边缘化程度。否则,人员少、素质低、业绩差、专业化程度低、消耗高的档案职业群体将使档案职业边缘化程度最大化,甚至出现档案管理活动被其他相关职业吞并的后果。
  3.档案职业的技术依赖性
  档案职业的活动还有一个特点,我们暂且称之为“技术依赖性”。因为就目前的档案基本管理活动而言,如果档案需要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大部分管理活动需要依赖技术和设备才能实现:库房管理的防火、防盗、防水、防光、防虫等“八防”技术,温湿度的调节所需的空调设备、去湿机和加湿器等设备,保护档案原件所需的缩微摄影设备,以及目前使用广泛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技术等等。
  笔者认为,“技术依赖性”离“技术化”仍有一段距离,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都是从外界购入,档案部门仅仅掌握了其使用方法而已。档案职业的技术化,就是指这种职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和技能。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活动主体依靠档案界内部实现,且对相关行业产生技术影响时,才能称得上“技术化”。
  二、我国档案职业现状分析
  我国档案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其边缘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其客观原因有三:一是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信息垄断,开放式的信息获取基本能满足大众需要;二是社会的民主意识增强,对档案部门不作为、不负责的行为和存在的体制弊端敢于说“不”,通过舆论宣传,影响档案职业声誉;三是档案职业客体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其“时滞性”更加突出,同时也加剧了其边缘化。其主观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体制原因,体制本身的不完善和体制的“滞后性”——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缺乏应对措施,加剧了档案职业的边缘化程度。我国档案职业现状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档案职业客体内容单一,时效性差
  就目前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的馆藏而言,与其说是综合档案馆,倒不如说是文书档案馆,因为所保存的绝大部分是文书档案。档案馆对属于集体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程序,使之成为档案馆馆藏的一部分。档案馆的单一的馆藏结构,严重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果。档案30年的“沉睡”,严重影响了档案现实价值的有效利用,而且严重违背了“信息公开”原则。在信息化大潮的大背景下,如果档案部门仍然固步自封,重藏轻用的话,其最终结果将会使公众对档案信息的最终放弃。当然,对关系国家安全的档案保护,采取谨慎的措施是必要的。
  2.档案职业主体素质呈下滑趋向
  档案职业人员的状况的确令人忧虑。从我国档案职业的总体情况看,无论是职业群体的数量,还是职业群体的结构,有逐步边缘化的趋向。档案馆遵循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作为”行为,给人们形成档案职业清闲、舒适的印象,成了中低层次中老年“养老”和家庭型职业女性“顾家”的理想职业,很多基层档案职位成为老弱病残的“照顾岗”、“关系岗”。档案从业者整体素质不理想,从业者中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本专业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许多其他职业。这种状况影响到每个档案从业者的工作认可和劳动报酬,进而导致档案职业队伍人才的流失,形成档案职业活动低效、高耗的恶性循环。
  档案职业除了因档案职业客体原因导致其非主流地位以外,其本身的“不作为”是加速其边缘化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档案职业主体目前所承担的工作可以作为其他相关职业的部分任务,档案职业将无存在的根据和必要,档案职业末日的来临也为期不远。
  3.档案部门的管理制度因循守旧,与政府的改革相脱节
  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大潮中,加速了改革步伐。在人员的录用上,采取严格的招考程序;在服务方式上,各机关打破以往的信息垄断,试图通过电子政务为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子化服务,如一般现行文件可以通过相关政府网站获取。档案部门的管理制度,应及时与政府部门的政策和法令接轨。然而,就目前档案部门的各种管理制度来看,仍然沿袭多年前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基本与政府的改革相脱节。尤其在档案的收集和档案的提供利用两个方面,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致使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维护档案完整与完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成为一句空谈。
  4.缺乏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
  目前,档案职业人员尚未掌握本职业的核心技能。在档案的保护上,传统档案辨别文件真伪的能力停滞不前,仍有待提高;传统的档案保护技术多年来都没有很大突破,对光盘等新型载体的“短寿”也显得无计可施;面对现代技术条件下出现的信息的易逝性和易篡改性无所适从,至今仍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档案的编研方面,没有通过市场调查去了解社会和公众的需求,而是盲目地开发出一些档案二次文献,费时费力,对国家资金造成极大浪费;同时档案编研的水平也有待提高。档案职业缺乏本职业的核心技能,许多档案职业活动是自然能力的延伸,这也许也是档案职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5.缺乏档案职业的准入资格
  职业的准入资格,是指进入某职业领域的基本条件、程序和要求。职业的准入资格对人员进入某职业领域能起到屏蔽作用。目前,档案部门仍没有制定进入本行业的准人资格。档案职业岗位成为一些当权者随手给与别人的“赠品”,档案职业边缘化的趋势将更加严重。
  三、档案职业发展误区分析
  我国目前档案职业存在的问题,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大家对档案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然而,在学者们提出一些有益建议的同时,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我们应及时指出和纠正,以免使档案职业的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
  1.不思进取,安劳永逸
  面对我国档案职业存在的问题和边缘化程度的加剧,一些档案工作者或档案馆领导视而不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庇护”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面对目前档案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去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目前档案职业的边缘化程度。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实际上仅仅承担一个保管员的角色。当党和政府的档案体制出现改革和变动时,档案职业人员难免措手不及。
  2.定位不明,盲目自信
  经过多年的“身在闺中无人问”的孤独岁月后。面对信息化大潮的到来,一部分人再也耐不住寂寞,把自己应完成的本职工作抛在脑后,编织着自己的“黄粱美梦”。自诩为信息管理人、信息管理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档案服务商、档案开发商等等,不一而足。不从制度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从源头抓起,忘了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去掌握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却设法使自己的角色与信息、市场结合起来,把信息人、商人名称作为一块“遮羞布”,把档案工作者的真实面目掩盖起来。盲目自信事实上表现的是对档案职业的极端不自信。
  3.盲目跟风,在发展中迷失方向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信息化大潮的冲击,档案界出现了两种盲目跟风现象:一种过分强调档案职业现行功能的倾向,要求档案职业界“回归现实”,立即投入现代化经济建设,并提出“档案商品化”、“档案产业化”口号,似乎档案职业的全部意义和档案工作者的价值惟有在经济效益中才能体现。另外一种过分强调信息的功能和作用,过于强化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的影响。——出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就梦想自己可以操纵文件的形成部门,其实这不过是文件形成部门有了档案意识而已。图书馆出现数字图书馆,并且确实为公众提供极大的便利,档案馆盲目跟风,许多部门建立的数字档案馆,实质就是东施效颦。
  档案职业客体的特点决定了档案职业既是神圣的,又是平凡的;既需要开拓创新,又需要默默奉献;既要求传承文明,留存社会记忆,又要求拓展其文化价值、凭证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档案职业活动中,很少有人对档案的现在和将来做出权衡.或顾此失彼,或兼不顾及,在传递文明和拓展档案价值上都未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档案职业发展之回归分析
  面对当前档案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出现的错误倾向,我们应正本清源。档案职业人员既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被动地守护着“故纸堆”,也不要忘了自己的神圣使命,盲目跟风,在信息社会中丧失自我,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变革和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拓展档案职业的技能,在档案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上力求突破,重拾自己的“看家”本领,理性地回归到正确的档案职业发展道路上来。此乃是档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1.坚守档案职业社会使命,维护档案职业独立情操
  面对目前档案职业的处境,我们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轻言放弃,而应当始终坚守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即“把有保存价值的人类文明记录收集齐全、安全保管和最大化利用。”简单的一个概念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蕴含了更多内容:通过现有方法收集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之余,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其他类型的有重要价值档案,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多样化;如何应对纸质载体和新型载体的安全保管和有效维护;如何解决信息载体和内容的安全和最大化提供公众利用的矛盾。维护档案职业的独立情操,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迷失自我,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2.拓宽视野,扩充职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坚守档案职业的立足点,绝不意味着继续把档案职业限定在狭小的圈子内。尤其在电子文件时代,档案工作者必须以开拓进取的姿态、战略的眼光拓展自身的职能,才能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获得生存的充足理由和发展的广大空间,才能确立自己在信息社会中的独特地位。
  怎样来扩展我们的职能呢?第一,不忘自己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在研究保护纸质档案载体和内容的同时,对电子文件载体、内容以及元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二,档案职业人员辅助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将档案管理的要求嵌入文件管理系统,从文件的归宿扩展至文件的源流,实现文件与档案的一体化管理,辅助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树立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理念。
  3.掌握档案职业核心技能,重拾“看家”本领
  考察档案管理的基本活动和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笔者认为,档案职业的核心技能从档案的保护和档案的编研及提供利用的过程中产生。档案保护的核心技能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辨别原始文件真伪的技能;二是信息的保护技能,包括信息载体和信息内容的保护,信息载体包括以纸质载体为主的传统载体和声像档案等新型载体,具体包括录音录像、照片、软盘、光盘、硬盘等的保护,研究出延长各种信息载体寿命的技术和方法。信息内容的保护包括各种信息内容的完整和安全。提高信息的保护技能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和提供最真实的信息内容。三是档案编研技能。根据社会和公众需要,开发出系统的、多层次的、内容丰富、完整的二次档案文献,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精华本,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发出几乎毫无利用价值的二次文献。
  4.明确档案职业的准入资格。
  档案职业人员在档案职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如何,不仅影响到其社会形象与社会地位,最主要的是影响到档案职业地位的沉浮。为此,档案界应逐步建立起档案职业的准入资格,在切实发展档案专业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基础上,制定我国档案职业的从业标准,让更多的高水平的档案专业人才进入档案职业领域,提高档案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改善档案职业社会形象、提高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
  为此,档案部门经过科学和严密的划分,把档案职业分成若干类岗位,对档案职业的各个岗位明确提出岗位要求,明确每个岗位职责。这样就能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清除出局,且防止一些毫无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员的强行介入。档案职业准入资格的实施是加强档案职业“用人”的制度建设,防止“人治”的一个重要举措。
  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在档案界和其他职业都有成功经验。如美国为了保证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档案工作水平,形成了“档案资格证书制度”。根据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规章,要成为“Archivist”。必须起码本科毕业,至少5年以上专业工作资历,并通过申请与考核,否则,最多只能是专业的辅助人员。档案资格不同级别的证书满足不同层次的档案馆和不同职位的需要;定期的再认证要求档案从业人员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如此严格规定使美国档案从业人员在社会中享有较好的声誉和较高的报酬。
  此外,公务员、医生、律师、会计等职业制定有较严格的从业标准。这些标准规定必须经过国家或行业举办的从业考核,取得执照或许可后方能成为该职业的从业者,由此而保证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些职业的社会形象与地位优于档案职业,除了这些职业的主体、客体差异外,不得不承认,其职业准入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五、结语
  就整体而言,档案工作者所从事的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程,它犹如一个社会的教育、环保等事业,其社会效益具有较强的时滞性、潜在性和间接性。为此,我们应冷静地看待档案职业,不卑不亢地对待档案职业角色。既不要因国家政策的庇护而高枕无忧,也不要因客观条件的局限而灰心丧气;既不要被现代技术蛊惑人心,梦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也不要不思进取,使自己所掌管的信息优势逐渐弱化。我们应理性地回归到正确的档案职业观上来,树立“忧患”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传承文明的同时拯救自己。
  
  注释:
  ①卢 梭:《文件生命:档案与文件管理的系统分析》,华文出版社1993年版。
  ②张照余:《关于档案职业方向问题研究》,载《档案学研究》1997年第1期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号:05BTQ015)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载《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3期,本网站转载日期:2006年07月01日。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电话:010-88445962 传真:010-88471260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05053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