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花论坛 >> 镇馆之宝的文化价值

镇馆之宝的文化价值
【发表时间:2016/7/29 23:17:10】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发布日期:2016-07-25  

镇馆之宝的文化价值

作者:孙成德

  人们经常能在电视中看到介绍各个“文博”单位珍藏的文物——《镇馆之宝》节目。而在许多档案馆里,也都各自有被命名为“镇馆之宝”的珍贵档案。这些镇馆之宝,大多数是记录该馆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档案,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保存的年代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唐开元二年(714)档案6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5件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西州蒲昌府公文案卷,另一件是蒲昌府的寺院和法师名单。它们是唐代人的随葬品,当时官府没有公文存档的制度,超过保存期限的文书档案通常会被官府丢弃,却被民间视为宝物,把它作为随葬品敬献故人,这才使我们有机会一窥唐代文书档案的真容,同时反映了盛唐时期西州地区的丧葬习俗和文化。这6件公文用流畅的行书书写的,是不可多得的民间书法艺术珍品,也反映了古丝绸之路上吐鲁番地区长期盛行汉族文化的真实情况。

  镇馆之宝中的唐代珍品,还有甘肃省档案馆馆藏的两件唐代的《敦煌写经》,以及敦煌市档案馆馆藏的12件唐代“佛教经文”,这些文书档案记录了我国西部地区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说到我国“镇馆之宝”最多的档案馆,当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里有5件珍贵档案被列入到《世界记忆名录》。其中清代“金榜”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的标志性文献,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也是封建统治者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金榜”在清代由内阁留存,每次开科取士的金榜都仅有一份,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大、小金榜有200多件,其中大金榜有几十件,其余均为小金榜。从历史意义来看,科举考试制度曾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自隋唐时期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前后经历了1000多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任官员制度,它引导人们用功读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一直影响至今,其通过统一考试,公平、公开选拔人才的原则催生了英国现代文官选拔制度,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我们今天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录制度,也借鉴了科举考试的有益元素。清代的“金榜”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及中国古代文书制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云南、贵州等地区,目前还留存着许多少数民族文献档案,它们记录了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迁徙和发展的历史,展现出各民族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和灿烂文化。例如保存在贵州省档案馆和荔波县档案馆的“水书”文献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档案文献大多数是用墨笔或竹签蘸墨汁手写在白皮夹纸上,除个别文献封面用汉字书写了形成者、使用者和时间外,其余全部用水书文字书写。水书文献主要记录了贵州、广西等地水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过程,凝聚着水族先民有关天文、历法、地理、社会以及生命和自然界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是研究水族历史、民俗和文化的原始资料。在今天的水族社会中,水书仍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少人仍然按照水书预测的吉日行事,体现了自古传承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同时教导人们敬畏自然、护卫自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

  这些作为“镇馆之宝”的档案文献凝聚着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然而,近些年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我国传统文化被淡化,一些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高云在接受《中国档案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及外来文化的引进,让不少人丧失了文化自信。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甚至是不屑的。只要涉及传统,就会被认为是旧的、保守的、过时的、落后的。”与此不同的是,世界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兴起,导致不少西方国家的学者和年轻人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文化,表现出其对西方文化的眷恋、挑战和寻求新路的复杂心态。对此,著名学者季羡林指出:“西方文化衰竭了以后怎样办呢?我的看法是自有东方文化在。”季羡林对东方文化的自信令人敬佩。

  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各级政府、文化教育部门要把宣传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重要任务,把这种教化、传承长期抓下去。同时,注重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习惯,不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档案部门则要主动介绍宣传档案文化,尤其是“镇馆之宝”档案中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系辽宁省档案局馆原局馆长、研究馆员)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7月22日 总第2942期 第四版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电话:010-88445962 传真:010-88471260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05053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