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城建档案工作资讯 >> 城建档案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城建陈列馆为例

城建档案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城建陈列馆为例
【发表时间:2016/1/8 20:51:48】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浙江档案网 发布日期:2011-08-01  

城建档案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城建陈列馆为例

  档案展览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在综合档案馆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展览的大背景下,城建档案馆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本文以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为例,通过提炼城建档案展览的经典做法,以进一步拓宽档案展览渠道,深化档案展览实践。

  杭州城建陈列馆,俗称“红楼”,是浙江省高等法院及杭县地方法院旧址、省级文保单位,2006年5月18日开设为展示杭州城市建设发展历史和重大城建项目“问计于民”的公益性场馆,建筑面积881.35 M2,其中展厅面积为713.1M2,分上下两层。一层3个展厅固定展示“红楼”的百年变迁及古代、近代杭州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二层4个展厅主要用于动态性展览公示。“十一五”期间,陈列馆已成功举办了68期重大建设工程专题展览,参观人数累计已达34.6万。同时先后被评为“2008杭州生活品质主题点评年度区块”、“2009年度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先进基地”、“2010年度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选址闹市中的百年建筑

  与很多档案展览选择在档案馆内举办不同,杭州市城建档案馆开办的杭州城建陈列馆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延安路与具有“杭州华尔街”美称的庆春路交叉口,是一幢仿西方古典风格的中国近代建筑,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中,“红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物、艺术价值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参观者。利用闹市中的百年建筑开办城建档案展览,展示城市建设成就,举办重大城建项目设计方案公示,不仅获得了城市建设宣传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双赢,还有力地保证了展览的成效。

  (二)以“红楼问计”机制激活动态展览

  杭州城建陈列馆亦采取了固定陈列和动态展览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在动态展览方面,引入了“红楼问计”机制,即开展重大城建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及城建成果展览,使陈列馆成为公开展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窗口,广大市民了解和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场所。截止2010年,已成功地举办了68期重大建设工程专题展览,内容主题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地铁工程、道路综合整治(如“五纵六路”、“两口两线”、“十纵十横”、支路建设等)、交通枢纽工程、城市水系综合保护(如西湖景区详细性规划、西溪湿地、运河杭州段、城区河道)、历史街区综合保护(如中山路有机更新、河坊街提升改造)、城市管理(如公园建设、亮灯工程、交通设施)、城市景观(如城标、公共艺术设计)、城建成果(如拆迁安置房建设、杭州援川成果)等重大建设工程专题展览。

  通过“红楼问计”机制,杭州城建陈列馆整合规划、建设、设计等各方力量和资源,借势借力地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展览、公示,使陈列馆日益成为市民百姓关注城市建设的城市会客厅,同时也提升了陈列馆、档案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固定展览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三)以“红楼开讲”丰富展览的文化底蕴

  为把杭州城建陈列馆打造为集公示展览、学术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场馆,陈列馆在举办各类专题展览的同时注重结合城建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究活动。

  如中河、东河是杭州老城区历史最悠久、居民最集中、商贸最繁荣的两条市河,2010年进行了综合整治与保护。为展示综保成果,在举办“中东河桥梁图片展”时,除同步播放我馆自行拍摄、制作的专题片《漫游中东河》之外,还邀请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正秋教授主讲“杭州中东河的历史与南宋桥文化”,烘托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产生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四)借助主流媒体平台开展网上展览

  杭州城建陈列馆开辟了网上展览,但与综合档案馆不同的是,将展览页面和内容挂接在“杭州网”上,即在杭州网的“杭网议事厅”栏目下设置“红楼问计”专题,使在“红楼”现场举办的公示展览同步在杭州网上进行展示。此举有效地利用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增加陈列馆展示内容的点击率和网民的关注度,产生积极的品牌效应。2010年,陈列馆同步在网上公示展览11期,公示展览期间的网上点击率合计51.5万余人次,网民留言1071条,成为“红楼”现场展示的重要补充。

  相比于综合档案展览,城建档案展览的经典做法还体现在将动态性公示展览推送到工程建设沿线社区、学校,围绕城市建设中心积极整合媒体力量进行新闻报道,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开展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等,充分发挥了档案馆举办展览的社会功能,提升了公益性场馆的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二、几点启示

  (一)创新机制是重要手段

  杭州城建陈列馆保持了“常展常新”的态势,主要应归功于“红楼问计”机制。通过围绕城市建设中心工作,推动城建档案工作重心前移,服务工程建设全过程:在工程建设前,推行重大城建项目设计方案“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程实施后,将重要建设成果“问绩于民”,形成沟通政府与市民百姓的“红楼问计”机制。同时,积极整合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资源优势,提前挖掘、利用城建档案信息用于专题公示展览,使市民百姓逐步建立起想要获悉重大城建信息就会想到“红楼”的意识,就如想要查档就要去档案馆一样。

  (二)新闻媒体是重要力量

  办好展览,宣传很关键。杭州城建陈列馆举办的动态性展览除同步在杭州网上进行展示之外,还积极邀请市级主流媒体参与跟踪报道。特别是进行重大城建项目公示展览时,一般会在展览首日召开新闻通报会,新闻媒体也会积极跟进市民百姓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党政、媒体、市民的良性互动。通过新闻媒体, 做到每期展览“报上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形”,不仅有效地宣传了展览本身和城市建设工作, 也将城建档案馆积极地推向社会,改善和提升了自身形象。

  (三)人才队伍是重要保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办好展览,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保障体系,构筑“研究”+“展示”的发展模式也至关重要。目前,陈列馆已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人才保障体系:一是 “红楼”的顾问、专家队伍;二是精干、高效的“红楼”管理团队;三是“红楼”社会志愿者群体。五年来,这支队伍成为陈列馆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办好系列档案展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声像档案是重要资源

  展览一般都要求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在这方面,城建档案馆注重声像档案的积累产生了明显的集合效应。在积累城建声像档案过程中,城建档案馆还培养了一支专门的声像技术工作人员队伍,为开展动态展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10年的12期公示展览中,有2期就是我们自己策划、拍摄、制作、展示的。

  当然,要办好档案展览,领导的重视、资金的保障,选择适宜的主题和展览地址,做好展厅展板的设计制作等也都很重要。可以说,办好档案展览是一个档案馆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档案馆一张重要的文化金名片,也是档案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选好题、布好局,成功地举办一次有影响力的档案展览也许是容易的,但五年如一日,在城市建设领域,结合不同的建设主题连续举办六十多期公示展览,除了选好题、布好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三个一”:一是贯彻一个理念,即“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人民享”,通过举办重大城建项目的公示展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城建档案信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把握一条主线,即““城建设计我参与,城建成果我共享”,看似不同城建主题的68期公示展览,都可以用这条红线串联起来,从而为打造“红楼问计”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是坚持一种做法,即“重大工程建设到哪里,档案服务延伸到哪里”,结合重大城建项目发挥声像技术优势举办专题展览,开展“红楼问计”,提前介入工程建设过程,超前服务,真正体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城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为城市建设服务。

  (刊登于《浙江档案》2011年第七期,作者为杭州市城建档案馆陈荣红)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电话:010-88445962 传真:010-88471260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05053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