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档案文章选载 >>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档案馆采访见闻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档案馆采访见闻
【发表时间:2015/12/15 9:20:11】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发布日期:2015-12-08  

服务为先 实干兴档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档案馆采访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屈建军 李 敏 刘 杰

克拉玛依区档案馆 本报记者 屈建军 摄

  新疆克拉玛依是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于1958年建市,而克拉玛依区位于市中心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近年来,“油城”克拉玛依市围绕“文化惠民、贴近群众”这一主题做文章,而克拉玛依区则以建设文化大区为目标,积极构筑以普及文化、特色文化、精品文化3个板块内容的文化大区格局。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为实施文化兴区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克拉玛依区特色的文化品牌,克拉玛依区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了文化内涵丰富、现代气息浓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标性建筑——克拉玛依区档案馆。

  克拉玛依区档案局馆长张朵向记者介绍说:“克拉玛依区档案局馆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区档案馆共有87个全宗,馆藏各门类、载体档案近19万卷(件)。”

  2009年,克拉玛依区将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纳入城区总体发展规划,2012年5月新馆开工建设,2015年8月18日正式开馆。新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50余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4米,其中地下1层,地上5层。新馆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在库容规模上能满足未来30年馆藏增长的需要。

  记者看到,新馆配备了中央空调系统、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和水喷淋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库房空气自动消毒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和远红外报警系统、计算机内外部网络和档案查询系统等,做到了管理网络化、控制自动化、设施现代化,使馆藏档案得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保护。

  开放智能 绿色人文

  克拉玛依区档案馆建筑风格现代简约、庄重大气,充分体现了“开放、智能、绿色、人文”的建设理念。新馆底部为接收服务、查阅利用和展览教育大厅,形成建筑基座;上部分为档案库房、办公及技术用房;中间通过回廊、天井连接。鸟瞰新馆,形似一本静静摆放的书,寓意记录着克拉玛依区的发展与历史。

  新馆采用大开间服务场所模式,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如一层为开放区域,各类用房能够满足阅览接待、开放利用、展览教育、公众休闲、对外服务等需要,并且在平面布局中功能分区明显,内外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分隔,避免了人员往来造成相互影响。

  与档案馆工程建设同步进行的智能档案馆综合管理系统,集结构、管理、服务于一体,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施设备,通过数据共享、智能联动、一站式监测等综合性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办公服务方便快捷、环境运行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

  新馆周围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科学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建筑设备系统的安全和清洁运行,并降低系统能耗,保障室内空气清新。工程用料均选用绿色环保产品,减少运行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提高建筑整体的运行效率。

  克拉玛依区档案人将服务理念与人文精神融入工作中,不断提高查档效率,提高查档利用环境的舒适度;积极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张朵告诉记者,下一步,区档案馆将把档案展厅的集中展览与公众休闲区域的分散展示相结合,营造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休闲场所。

  数据共享 智能联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克拉玛依区档案馆使用的是智能电动密集架控制系统,目前该馆所藏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数据共享、智能联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区档案馆不断推进机关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加强对各立档单位电子文件鉴定、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各单位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机关、乡镇、街道、行政村数字档案室应用平台使用实现全覆盖,社区数字档案室应用平台使用率达到40%。建立了馆藏档案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馆藏档案数字化数量达22万余卷(件)344万页,提前实现了档案全文检索目标。

  区档案馆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完成了乡政府、各行政村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各涉农单位建立了涉农档案并进行规范管理,全区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了规范的档案管理机制,幼儿园、卫生院建档率达100%,乡、村档案室藏各门类载体档案实现了全文数字化,在区档案信息网站上建立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群众查档提供了便利。

  转变观念 抓住源头

  区档案馆主动转变观念,丰富馆藏,以创新精神打造民生档案服务群众新亮点。

  转变观念,塑造档案服务民生新形象。区档案馆转变单纯强调业务观念,围绕服务民生开展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扩大接收范围,凡涉及民生的文件材料都纳入归档范围,做到应建尽建、应收尽收,确保各项民生工作有档可查、有据可依。

  抓住源头,打造民生档案管理新格局。区档案馆加大对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层单位所形成的民生档案的接收力度。针对民生档案的特点,从源头抓起,主动到民政局、农牧局、住建局、教育局、计生委等涉民单位,积极开展民生档案专题调研,厘清民生档案家底,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掌握民生档案的基本情况,及时把群众利用需求迫切的民生档案接收进馆。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建立民生档案70种,其中,接收进馆49种13万余卷(件)。

  克拉玛依区档案馆是保存“油城”档案史料、展示历史进程的场所,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克拉玛依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标志性建筑。在新常态下,克拉玛依区档案人敢于接受挑战,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了“服务为先、实干兴档,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今后,他们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积极做好全区档案工作,推进档案服务创新,为构建和谐克拉玛依,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12月7日 总第2846期 第一版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电话:010-88445962 传真:010-88471260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050534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