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导 言  |  网站简介  |  网站纪事  |  公 告 栏  |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百花论坛 >> 让档案资源“活起来”

让档案资源“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5/9/18 21:00:36】 【字号: 】 【颜色: 绿 】 【背景: 绿 】 【浏览次数:

本文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发布日期:2015-07-02  

让档案资源“活起来”

作者:李宝玲

  近年来,档案火了。从去年4月吉林省档案馆公布了一组侵华日军档案,到6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等多家单位联合将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档案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7月中央档案馆陆续公布一批日本侵华战犯笔录。一时间,档案部门从幕后走向前台。档案频频亮相,接连成为新闻主角,这不仅由于档案具有原始记录属性和凭证价值,也是档案部门把握时机,服务于国家、社会现实形势的需要。在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置中日关系基础于不顾的关键节点,用档案还原历史,用事实说话,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冲击力。

  不久前,笔者收看了央视一套《客从何处来》访谈栏目。正好是台湾主持人曾宝仪做访谈主持,其外公为访谈对象,节目讲述了他追寻国民党撤离大陆、退守台湾,几十年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相思相望的那段历史。节目不长,节奏缓慢,似乎要让这位心情复杂的外孙女能慢慢走进外祖父的过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为曾宝仪提供了几份档案,其中之一是其外公当时在南京居住时的市民户籍登记卡,让她很吃惊。她第一次见到外公年轻时的照片,第一次知道其外公当时是国民政府文印厂的职员,就连健在的外公都不敢相信那照片上的人物是自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的第二组黑白照片是1949年4月国民政府离开南京退往台湾时南京下关火车站的场景,其外公就是随同政府机关从这里离开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一位研究员与访谈人一起坐在月台旧址上,以档案为依据讲述着当年的往事,通过档案来回忆那段泛黄的历史。整个过程客观自然,没有任何评说,是访谈,更像是与历史的一场对话,观众与访谈者、被访谈者都一样感受到岁月的伤痕,世事的沧桑与无奈。在这里,档案与历史相融合,与文化相渗透,与观众交流,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样的新闻、这样的文化产品为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这些新闻视角、文化创意、表现形式更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工作的重托和希望,也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指明了方向。在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要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活知识”的要求,这些都是是值得档案部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文章,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曲高和寡,“墙里开花墙里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才能让档案信息资源活起来呢?

  一是让思维活起来。把档案信息资源变成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需要打破我们熟悉的编研方式、思维定势,在项目策划、内容组织、展现形式等方面要借鉴文化产品开发的思路,遵循文化产品开发的规律,顺应大众的阅读收看习惯、兴趣和方式。

  二是让内容活起来。在内容方面,既要立足于档案,又要跳出档案,将档案内容与时事、社会热点、大众文化相对接。比如河南省档案馆与《大河报》联合举办《解密档案》专栏,刊发52期专题报道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重大事件,以档案文献为线索,辅之以背景资料和当事人的访谈以及现实的发展状况,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既要立足于馆藏,又不局限于馆藏,善于“草船借箭”,如上海市档案馆策划的《泰戈尔与上海》图册、“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等项目;既要着眼于高大全的项目,又不可忽略有特色的专题项目,如广东省的侨批档案展、河南的票证档案展。

  三是让形式活起来。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它多数是以文字记录、统计数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原始数据存在,这些信息是孤立的,也是枯燥的,需要挖掘和加工,需要改头换面变成便于公众接收的形式。直接公布史料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在一定的新闻背景、社会背景中有冲击力和说服力;通过间接的形式把档案转化为文化和知识,更容易为大众接受,如北京电视台与档案部门联手利用档案史料开办的《档案》栏目,受众很多;《客从何处来》访谈栏目的创意和表现形式,赋予了档案鲜活的生命力;还有一些地方利用档案复制件“私人订制”的礼品、纪念品,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是让合作活起来。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精细化的今天,任何一个行业和部门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档案部门也不可能承担所有与档案有关的事务,合作与自力更生一样重要。多与新闻媒体、科研机构、文化创意公司合作,多与宣传、文化、党建等部门联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档案内容与专业机构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宣传相结合,会有更好的效果。

  档案如同蕴藏在地下的富矿,需要我们用创新的思维、文化的自觉去审视、去挖掘,把档案根植于文化的沃土,插上文化的翅膀,才能越走越好,越飞越高。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7月2日 总第2780期 第三版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  新浪收藏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5-2011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档案学会 版权所有
http://www.wdjj.cn 中文域名:档案教育网.cn
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邮编:100050
电话:010-88445962 传真:010-88471260 E-mail:wdjj126@126.com
京ICP备05053486号